甘蔗田里甜 果农心里甜
时间:2024-03-28 来源: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2024年春节长假,漳州古城“火”了一把,累计接待游客超115万人次,较去年春节增长了121%。“没有一根甘蔗可以逃离漳州古城!”许多网友用这句生动的言语来形容古城的火爆出圈。“甘蔗汁加片仔癀草榨汁,是漳州的特色饮料,漳州古城所有甘蔗汁店里所用的这些甘蔗,全部是我们这里运过去的。”漳州市芗城区浦南镇甘蔗种植大户陈伟平骄傲地说。
日前,记者走进浦南镇溪园村,只见连片的甘蔗田里,一排排甘蔗挺拔,长势喜人。陈伟平正指导村民们采收甘蔗,铲根、推土、砍蔗,伴随着一个个娴熟的动作,原本笔直挺立的甘蔗应声倒地,一旁的村民们忙着将刚采收下来的甘蔗扎捆装车,蔗田里洋溢着丰收的甜蜜。
“去年间,总体气候不错,甘蔗长势好,较粗壮且甜度高。”陈伟平告诉记者,这一片蔗园种植的是台湾品种“黄金果蔗”,每亩产量约1万公斤。
10年前,陈伟平的父亲、时任园坑村党支部书记林元利经过多方考察,发现一种产自台湾的“黄金果蔗”可能适合芗城种植。这种甘蔗皮为黄色,具有皮薄、汁饱、清甜、口感好等优点,市场行情不错。林元利通过村里土地流转,带头试种20亩“黄金果蔗”,果蔗获得丰收,果商青睐,当年产值48万元。
村支书带头搞示范初见效益,村民参与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第二年种植面积就推广至50亩,年产值达100多万元,如今已发展到100多亩。
“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园坑村已没有空余的田地了。”陈伟平说,从几年前开始,他来到不远处的溪园村,通过向村民租赁或流转数十亩田地继续种植甘蔗,当年同样获得丰收,有了好收成。
随着陈伟平的甘蔗的名气越来越大,价格水涨船高,种植面积也在逐年扩大,从最初的数十亩增加到现在的160多亩,而且同时带动着当地更多的村民种植甘蔗,目前,全村已种植甘蔗达300多亩。
“刚开始,我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种了两亩甘蔗。”今年60多岁的村民林爱国此前以种植蔬菜为主,将自家的田地改种甘蔗后,次年就实现丰收,卖出了好价钱。此后他进一步向亲友流转田地,目前种植面积已扩大到10亩。
溪园村、园坑村的甘蔗主要销往漳州及周边地区,并正在受到一些外省果商的青睐。一些果商提前预订甘蔗,蔗农根据订单情况按需采收。
林爱国当天采收的甘蔗,就是浙江客商虞平周前几天下的订单。“收购价是每公斤2元1毛,每亩能砍收1万多公斤。”林爱国介绍。
“这里的甘蔗很甜,质量很好!”果商虞平周说,浙江人爱吃甘蔗,削平后切成小段作为零食。半个月来,他已在漳州收购了数百万公斤甘蔗。
芗城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陈志福说,目前,芗城区的“黄皮果蔗”(即黄金果蔗)主要集中在园坑、园溪、东坑等村,是芗城区重点推广的优新品种之一。“黄皮果蔗”示范片采用脱毒苗种植,通过精细的栽培管理,达到高产、优质的效果。目前全区种植面积为850亩,再加上芗城区果农到周边县(区)流转土地及带动种植,共达1300多亩,而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接下来,农业部门将持续加大资金投入,有效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扩大“黄金果蔗”的种植规模,帮助农民实现稳步增收。
0" class="yp"style="display: none;">
附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nynct.fujian.gov.cn/xxgk/gzdt/xxkd/202403/t20240327_6420163.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 中国人民大学乡村振兴重大课题研究成果首次公开
- 下一篇: 福建武夷山打牢乡村全面振兴产业基础

相关文章
- 无锡市开展节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调研指导
- 宿迁市开展春节期间草莓质量安全专项风险筛查
- 苏州市吴江区顺利完成土壤类型野外校核工作
- 骆马湖渔政:执法“组合拳”打好冬季“护渔战”
-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公告第1号(2025年执业兽医资格...
- 省植保植检站组织开展瓜类检疫性病害联防联控
- 探索“五聚模式” 彩票公益金全面赋能黑林镇乡村振兴
- 江苏洪泽湖:保持“动态清零”高压态势,推动禁捕秩序...
- 省农业农村厅开展走访慰问离退休干部活动
- 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开展春节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
- 昆山市农业农村局多维度统筹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 守好“关键点” 严防“节日病” | 骆马湖渔管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