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这个“养殖天团”强势出道
时间:2025-07-28 来源:人民网 作者:
曾经的亳州市利辛县望疃镇,养殖业还停留在“散户小打小闹”的初级阶段,彼时养殖规模零散、模式陈旧,产业发展仿佛被按下了慢放键。而如今,这里的养殖业早已华丽蜕变,牛儿住进了“精装智能公寓”,鸽子用上了“全流程智慧管家”,整个产业玩出了科技范儿、跑出了加速度,一路逆袭狂奔,焕发出蓬勃生机。
科技Buff满格加持 TA们开启“逆袭牛生”
听着舒缓的音乐、吃着科学配比的“定制餐”、喝着净化水、吹着智能温控风扇……你敢想象,这是牛的生活环境吗?在安徽欣浩翔食品有限公司养殖基地,上千头肉牛过着“牛生赢家”的日子,享受着堪比VIP的养殖待遇。

安徽欣浩翔食品有限公司养殖基地。赵鼎供图基地里,智能摄像头全天候监控,环境传感器24小时“在岗值守”,牛舍的温度湿度、牛群的活动状态、个体健康数据,养殖人员通过“徽牛云”智慧管理平台都能实时掌握。“每头牛的耳朵上都佩戴了智能耳标,这既是‘电子身份证’,更是精准的‘健康监测器’,能建立完整的生长电子档案,记录下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重要节点。”安徽欣浩翔食品有限公司望疃二场场长王笋介绍道。
科技赋能的红利远不止于此。随着“秸秆变肉”工程的深入实施,田间地头的秸秆不再是令人头疼的废弃物。经过除尘揉丝处理后,由营养师根据牛群生长阶段科学配比,制成营养均衡的“专属营养餐”,再通过自动化“餐车”精准送达牛槽。而牛的粪污也实现了“变废为宝”,经专业化处理后转化为有机肥料反哺农田,种植出的秸秆又能循环用于养牛,形成“秸秆喂牛、牛粪肥田、田产秸秆”的绿色生态闭环。
凭借这股“牛劲”,这个小镇企业发展实现了一路狂“犇”。除了望疃二场外,企业还建成国家级肉牛核心育种场,配备国内顶尖的冻精胚胎实验室,可拥有核心群母牛1600头,核心种公牛200头,能繁母牛存量约3000头、年产优质核心群种牛约2000头、年产冻精约360万剂,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白鸽肉牛“跨圈组CP” 养殖天团高能出道
在望疃镇的养殖业版图里,并非肉牛“一枝独秀”,肉鸽养殖也不甘示弱,与肉牛产业“跨圈组CP”,“养殖天团”高能出道。
走进利辛县双飞养鸽专业合作社,智能化养殖场景让人眼前一亮:自动喂养机器沿着鸽笼轨道缓缓移动,精准将饲料投放到食槽;自动清粪系统有序运转,保持鸽舍洁净…一只只肉鸽从鸽笼里探出头来争相啄食,鸽舍里“咕咕”声此起彼伏,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我们实现了清粪、采光、喂水、喂料全程自动化,不仅大幅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还将生产效率提升了30%以上。”合作社总经理助理周丽介绍说。

利辛县双飞养鸽专业合作社。赵鼎供图采访时恰逢鸽子人工孵化出壳期,一只只毛茸茸的幼鸽从蛋壳中探出脑袋,十分可爱。“与传统种鸽自然孵化相比,智能化人工孵化能对种蛋进行精准消毒,有效降低破蛋率和死胚率,显著提高养殖效益。”周丽指着孵化箱说道。
目前,合作社已建成10多个鸽舍,肉鸽存栏量稳定在8万只。肉鸽活禽直供长三角城市,鸽子蛋、白条鸽等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让更多人品尝到了望疃的特色美味。如今,合作社的年产值已达2000万元,带动周边几十家养殖户抱团发展,形成了“龙头引领、农户跟进”的良性发展格局。
党建引领搭“舞台” 养殖产业“唱大戏”
望疃镇养殖业能有如今的红火局面,背后离不开镇党委、政府的“硬核”支撑和精准赋能。望疃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丰创世介绍,镇里的思路很明确,就是立足本地资源,把优势深挖吃透,通过党建引领搭好产业发展的“台子”,让养殖产业尽情‘唱戏’。

在利辛县,“一块布”“一头牛”的宣传牌随处可见。赵鼎供图为了让产业“立得住、长得壮”,镇里打出了一套组合拳:整合零散土地资源,推动养殖场地从“碎片化”向“规模化”转型;精准引入肉牛、肉鸽、水蛭等特色养殖产业,实现养殖品类从“单一化”向“多元化”拓展;搭建企业、合作社、农户三方合作平台,促进发展模式从“单打独斗”向“抱团共赢”升级。特别是围绕县委“一碗饭、一头牛”的部署,把“三疃旺牛”当成主责主业来抓,以安徽欣浩翔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带领全镇46个肉牛养殖场往前冲,现在存栏量已经达到1万多头,实打实的“万牛小镇”。
“搞养殖不只是为了让企业盈利,更要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让村集体经济的底子厚起来。”丰创世的话语朴实而暖心。从“牛住精装房”到“鸽用智能管家”,从“秸秆变肉”到“粪污还田”,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共赢”,望疃镇用科技为养殖产业插上翅膀,用党建为乡村振兴铺路搭桥。如今的“养殖天团”不仅跑出了产业发展加速度,更跑出了农民增收新路径,在乡村振兴的赛道上,他们正一路狂“犇”,未来可期。(牛红星)
- 上一篇: 苗坊珍缘品牌:传承苗乡文化显实力 赋能乡村振兴引关注
- 下一篇: 发展与美丽互促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