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真:“巴掌地”变“产业园”,珠遵协作项目结硕果
时间:2023-07-14 来源:贵州省乡村振兴局 作者:佚名
群山环绕,绿毯铺陈,水泥公路交错成网。在贵州省遵义市道真自治县隆兴镇浣溪村塘坝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内,连片的大棚银光闪闪,30多名工人穿梭在棚内,上线、打芽,除草、通风。

珠海农意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监、园区现场负责人黄昌枝看着忙碌的场景,满是信心:“才移栽25天,再过50天左右就可采摘了,产品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及广州、深圳和香港、澳门等地。”
浣溪村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是东西部协作项目,2022年由珠海高新区投入协作资金985万元,建成标准大棚379个,并引入珠海企业种植高品质精品水果——珠海红小番茄,惠及290余户970余人。
“过去种烟、种菜,辛辛苦苦一年也挣不了几个钱。现在同样种地,但土地有租金,务工有工资。”塘坝组村民张双曲50多岁,无法外出务工,去年起就在园区务工,挣到1万多元工资,自家也种点玉米、喂猪和养鸡。她告诉记者,年纪大了,进不了厂,上不了工地,珠海帮扶当地建起产业园区后,和她一样年纪大的村民都能挣到钱。“希望园区继续发展,园区发展得越好,我们就越有希望、越能挣到钱。”
浣溪村镇派第一书记雷勇介绍,浣溪村塘坝组地处高海拔地区,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高达百分之六七十,但当地的烤烟、蔬菜种植较为零散,规模小,附加值低,群众家庭收入仍主要依靠外出务工,以致土地闲置,产业发展陷入有土、无人、缺钱的窘境。
而园区的建成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既带动群众增收,又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同时还吸引了大批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奠定了人才基础。”雷勇说道。
道真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过去农民在巴掌大块的耕地上望天吃饭、苦干“苦熬”。近年来,道真抢抓东西部协作和茅台集团、省税务局帮扶机遇,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因地制宜发食用菌、中药材、花椒、茶、酒用高粱、烤烟、果蔬、生态畜禽渔业“八大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把一处处“巴掌地”“鸡窝田”变成了一个个现代农业产业园,走出山地特色生态农业发展新路。
截至目前,全县常年投放食用菌1亿棒以上,种植商品蔬菜10万亩,稳步发展中药材(花椒)、茶叶、烤烟、酒用高粱等经济作物35万余亩,培育龙头企业45家,新增地标产品、有机产品、绿色产品46个。
- 上一篇: 万山:“三步棋”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 下一篇: 石阡:坚定持续深化“六共”机制赋能乡村振兴观察

相关文章
- 无锡市开展节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调研指导
- 宿迁市开展春节期间草莓质量安全专项风险筛查
- 苏州市吴江区顺利完成土壤类型野外校核工作
- 骆马湖渔政:执法“组合拳”打好冬季“护渔战”
-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公告第1号(2025年执业兽医资格...
- 省植保植检站组织开展瓜类检疫性病害联防联控
- 探索“五聚模式” 彩票公益金全面赋能黑林镇乡村振兴
- 江苏洪泽湖:保持“动态清零”高压态势,推动禁捕秩序...
- 省农业农村厅开展走访慰问离退休干部活动
- 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开展春节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
- 昆山市农业农村局多维度统筹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 守好“关键点” 严防“节日病” | 骆马湖渔管办强...